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集评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】【高中语文教师用书】

首页 教学参考 教师用书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集评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】【高中语文教师用书】

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 第三单元·资料链接

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:下载地址

 

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集评

 

金陵王气,始于东吴。权不能为汉讨贼,所谓英雄,亦仅保江东耳。事随运去,本不足怀,“无觅”亦何恨哉。至于寄奴王者,则千载如见其人。“寻常巷陌”胜于“舞榭歌台”远矣。以其能虎步中原,气吞万里也。后阕谓元嘉之政,尚足有为。乃草草卅年,徒忧北顾,则文帝不能继武矣。自元嘉二十九年,更谋北伐无功。明年癸巳,至齐明帝建武二年,此四十三年中,北师屡南,南师不复北。至于魏孝文济淮问罪,则元嘉且不可复见矣。故曰“望中犹记”,曰“可堪回首”。此稼轩守南徐日作,全为宋事寄慨。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”,谓己亦衰老,恐无能为也。使事虽多,脉络井井可寻,是在知人论世者。(陈洵《海绡说词》)

此词登京口北固山亭而作。人在江山雄伟处,形胜依然,而英雄长往,每发思古之幽情。况磊落英多者,当其凭高四顾,烟树人家,夕阳巷陌,皆孙、刘角逐之场,放眼古今,别有一种苍凉之思。况自胡马窥江去后,烽火扬州,犹有余恸。下阕慨叹佛狸,乃回应上文“寄奴”等句。当日鱼龙战伐,只赢得“神鸦社鼓”,一片荒寒。往者长已矣,而当世岂无健者?老去廉颇,犹思用赵,但知我其谁耶?英词壮采,当以铁绰板歌之。(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)

此词乃稼轩知镇江府时所作。词意乃即景生感,因以寄忠愤也。起三句,言江山犹昔,而当时之英雄如孙权者,则已不见,言外有无人可御外侮之意。“舞榭”三句,言不但英雄无觅处,即其遗迹亦不可见,言外有江山寂寞,时势消沉之意。“斜阳”三句,暗用刘禹锡吊古诗意,以见与此江山有关之英雄去后,其故居都呈一片荒凉之象。“想当年”二句,极写刘裕北伐时之声威,表示仰慕,以见己抗敌情切。“元嘉”三句,言欲恢复中原必须先有准备,否则必致败亡,因举宋文帝故事以见此意。宋文帝欲恢复中原,王玄谟迎合其意,大言可行,文帝因谓侍臣曰:“闻玄谟陈说,令人有封狼居胥意。”次年,即分命王玄谟等率师北伐,卒乃大败。北魏太武帝遂大举南侵,直抵扬州,江南震动。文帝自登建康幕府山观望形势,故曰“草草”,曰“仓皇北顾”。考此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韩侂胄定议伐金之时。稼轩以此事准备不足,近于冒昧,与玄谟贪功相同,故举宋元嘉往事而言。稼轩为各州安抚使时,必储粮练兵以为用兵准备,今见韩氏无备而举事,不免忧虑,故于登览山川之际,感慨及之。或谓侂胄北伐之议,稼轩所赞成,观此词知其不然。“四十三年”三句,则由今忆昔,有“美人迟暮”之感。盖四十三年之前率众南归,其时具有大志,思凭国力恢复中原,乃今老矣,登亭远望,山川如故而国事日非,能无感叹!“可堪回首”三句,更由此而惊心,盖江北各地沦陷已久,民俗安于外族之统治,故于“佛狸祠下”迎神赛会,如此热闹。此稼轩远闻鼓声不觉惊起之故也。末二句,有廉颇思复用于赵之志,无奈朝廷无复用己之心,故以廉颇自比,而言外叹其不如也。(刘永济《唐五代两宋词简析》)

此首京口北固亭怀古词,虽曰怀古,实寓伤今之意。发端沉雄,与东坡“大江东去”相同,惟东坡泛言,稼轩则实本地风光。“舞榭”三句,承上奔往,极叹人物俱非。“斜阳”三句,记刘裕曾住之事。“想当年”两句,回忆刘裕盛况。换头,叹刘裕自为,不能恢复失地,四十三年自有重过此地之感。盖稼轩于绍兴三十二年知忠义军书记,尝奉表归朝。至开禧元年,又知镇江府,前后相距恰四十三年。“可堪”三句,仍致吊古之意,深叹当年宋之武功不竟,以致佛狸饮马长江,暗寓金人猖狂,亦同佛狸也。结句,自喻廉颇,悲壮之至。(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)

QQ
企业微信
扫一扫
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