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古诗词诵读”教学设计
静女
《诗经·邶风》
学习目标
1.自主学习,借助课下注释、工具书等读懂大意,并了解《诗经》“赋、比、兴”表现手法。
2.赏析诗歌的细节描写、重章叠句、双关手法,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。
3.反复诵读,把握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,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。
教学重难点
1.重点:诵读、赏析诗歌,分析人物形象,掌握表现手法。
2.难点:了解古代的爱情观,梳理正确的爱情观。
教学过程
一、导入新课
“人充满劳绩,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。”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话形象地说出了人类生活的一种心态、心境:不管身体多么劳累,人类总要诗意地栖居。就像我们的祖先,虽然生活艰辛,却能够诗意地生活,以歌舞为伴,从而创造出了被后人称为“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”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。
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《诗经》文化常识。
教师总结整理: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,又称“诗三百”,反映了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。《诗经》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,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“赋”“比”“兴”
是诗六义
。
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是《诗经》的内容。“风”又称15国风,大都是民间的歌谣。“雅”分大雅和小雅,是宫廷乐曲歌词,它是一种正统音乐。“颂”分周颂、鲁颂、商颂,是宗庙祭祀的乐歌,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。“赋”“比”“兴”是《诗经》的表现手法。“赋”
是铺陈,“比”是打比方,“兴”是先言它物以引出所咏之物。
二、学习任务
一
:整体感知
(一)学习活动1:阅读全诗,同位交流讨论,理解全诗内容。
静女 其
姝
,
俟
我于城隅。爱 而
不
见,
搔
首
踟
蹰
。
娴静的女子很漂亮,在城角等待我。你藏在哪里,怎么不出现?急得我用手指挠头,徘徊不进。
静 女 其
娈
, 贻我
彤
管。
彤
管 有
炜
, 说
怿
女美。
娴静的女子真美好,送我红色的管状物。红色的管状物红润有光泽,喜爱你的美丽。
自
牧
归
荑
,
洵
美
且
异。
匪女之
为美,
从远郊归来将茅草
芽
送我(作为信物),(茅草芽)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。不是茅草芽长得美,
美 人 之
贻
。
只因为是美人相赠的。
(二)学习活动2:诵读指导,把握情感
小组诵读,互相讨论点评,教师点拨。
诵读指导:
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“二二”节拍。章内节奏、语气语调,要根据句子的大致意思来确定。例:静女/其
姝
,
俟
9000古诗词诵读1 教学设计 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