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古诗词诵读”导学案
静女
《诗经·邶风》
学习目标
1.自主学习,借助课下注释、工具书等读懂大意,并了解《诗经》“赋、比、兴”表现手法。
2.赏析诗歌的细节描写、重章叠句、双关手法,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。
3.反复诵读,把握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,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。
学习重
难点
1.重点:诵读、赏析诗歌,分析人物形象,掌握表现手法。
2.难点:了解古代的爱情观,梳理正确的爱情观。
学习过程
课前学习任务:
1.大声朗读《静女》三遍,参考课下注释和诗后赏析,初步理解全诗内容及思想情感。
2.参阅相关资料,结合之前所学,整理《诗经》文化常识,准备课堂交流分享。
课中学习任务
1.为《静女》全诗划分朗读节奏,并确定语气语调,有表情的朗读。
2.用简洁的语言概况《静女》三章的主要内容。
3.《静女》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什么的人?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。
4.《静女》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?请与同位交流探讨。
5.“赋比兴”是《诗经》的主要表现手法,《邶风·静女》是如何运用的?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。
推荐学习资源
从《诗经·国风》160首诗中挑选你感兴趣的诗阅读。
学后反思
自我测评
涉江采芙蓉
《古诗十九首》
学习目标
1.反复诵读,把握节奏,寻找诗眼,获得对全诗的整体认识,体悟诗歌情感。
2.分析诗歌中的意象,体味诗境,把握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,培养诗歌鉴赏能力。
3.体会诗歌含蓄不尽,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、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,积淀人文素养。
学习重
难点
1.重点:反复诵读,分析意象,体悟诗歌情感。
2.难点:学习本诗中“对写”的表现手法,培养诗歌鉴赏能力。
学习过程
课前学习任务:
1.大声朗读《涉江采芙蓉》三遍,参考课下注释和诗后赏析,初步理解全诗内容及思想情感。
2.参阅相关资料,搜集并整理《古诗十九首》文化常识,准备课堂交流分享。
课中学习任务
1.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,划分《涉江采芙蓉》节奏,并有表情的朗读。
2.“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”选择了哪些意象?营造了怎样的意境?
3.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诗歌理解内容,并寻找诗眼,概况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。
4.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么?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?有何作用?
5.闭上眼睛想象“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”两句诗,这两句中既有人物动作描写,也有心理刻画,其中“还顾”“漫浩浩”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?
6.诗歌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,你还能体会到什么?
7.
此诗主要表达游子思念爱人、家
9000古诗词诵读2 导学案 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