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八单元

学习活动三: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1 教学设计 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

必修上册 单元解读 单元复习 单元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分层作业 答案 详解 单元测试 知识清单 DOCX   7页   下载875   2024-05-15   浏览351   收藏713   点赞1297   评分-   4710字   18积分
温馨提示: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,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,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。
学习活动三: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1 教学设计 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 第1页
学习活动三: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1 教学设计 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 第2页
剩余5页未读, 下载浏览全部
学习活动三: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,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别,把握词语的用法,尤其是与其他词语的搭配。 理解词义除了概念义,还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,能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别,选择恰当的词语。 在阅读实践中,要认真揣摩,仔细领会作家选词炼字的艺术。 教学过程 一、情境导入 向杂志《咬文嚼字》投稿。完成学习活动三的学习,可根据杂志的栏目设置,完成一篇语言札记,经修改润色后,向杂志投稿。 二、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一 :字词推敲 准确生动 课前活动: 阅读朱德熙的《词义》,了解词语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。 课中活动: 活动 一 : 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。词语的选择要“恰当”“合适”,即要准确、生动。准确,就是用合乎规范的语言真实反映客观事物,恰当表达思想感情。生动,是指在恰当的基础上增强词语的表现力,就是要求我们选用恰当精妙的、新鲜传神的、具有形象性的、极具表现力的词语,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、如见其形、如临其境的感觉,以增强感染力;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,深刻透彻,以增强说服力。 一些文学大家在进行文稿修改时,往往字字斟酌,以求“恰当”“合适”。请欣赏点拨,并完成思考部分学习任务,探讨选用不同的词语造成的不同表达效果。 点拨: 原句: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,听到许多新的讲义。(《藤野先生》,见《鲁迅手稿选集》) 改句: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,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。(《藤野先生》,见《鲁迅手稿选集》) 词义 语境 语境义 新(原稿 ) 刚出现的或 刚经验 到的(跟“旧、老”相对) 指新的人或事物 “ 新的先生 ” 既可指没见过的先生,也可指新来的先生 陌生(改稿 ) 生疏,不熟悉 “ 陌生的先生 ” 生疏,不熟悉的先生 新(原稿 ) 同上“ 新”字 “ 新的讲义 ” 原来没有学过的课堂知识 新鲜(改稿 ) 新颖的,(事情)出现不久 “ 新鲜的讲义 ” 原来没有学过的课堂知识 上课内容新颖、让人感觉新鲜的意味 赏析:1.作者初到仙台,人生地不熟,“看见”的自然是“陌生的先生”。改“新”为“陌生”, 指向就明确了,表意也较原来清楚 。 2.将“新的讲义”改为“新鲜的讲义”,修改后的用词,避免了“新”字的重复, 不仅 使句意表 达较原句准确严密、贴切自然 ,也使改句音韵和谐,读来感觉朗朗上口。 思考: 朱光潜先生《咬文嚼字》里说,“在文学,无论阅读或写作,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。文 学藉 文字表现思想情感,文字上面有含糊,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,情感
8503学习活动三: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1 教学设计 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
成都七中万达高2025届11班
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
该文档于 上传
QQ
企业微信
扫一扫
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