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活动三——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
分层作业
*基础达标+能力提升+链接高考
三步提升
建议用时:4
0
分钟
班级:
姓名:
得分:
基础达标
1
.
请替换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,使语句表达更生动、准确。
(1)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,风肆意地刮着,好像一把把刀子割在人们脸上。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,好像一只只小精灵
来到
人间。
(2)初中那些零零散散的画面,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,飘飘然的,飞向那一片
属于
它们的蔚蓝色的天空。
(3)早晨新鲜的空气趁着模糊的夜色
涌进
了屋里。
(4)当炎热的盛夏伴着知了的鸣叫而逐渐逝去时,八月的尾巴“啪”的一下,将我
推
到高三的门前。
2
.
请写出下面口语与书面语相互转换的词语。
(1)一块五毛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(2)打算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(3)_______________(口语)——遗失(书面语)
(4)想多了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(5)开车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(6)老头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(7)_______________(口语)——掩饰(书面语)
(8)大老粗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(9)请再考虑一下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(10)还有(口语)——_______________(书面语)
3
.
下列句子中,加括号的词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( )
A.她们闹气时,只是不说话,不答话,把脸放下来,叫人(难看)。
B.我小时身体弱,不能跟着(野蛮)的孩子们一块儿玩。
C.但她有时也很有(刚气),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。
D.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,世间最(下流)的事莫如把生气
的脸摆给
旁人看。
能力提升
4
.
费孝通先生的《乡土中国》深入剖析了中国乡村的问题,同时,其严谨简明的论述语言也一直是学术论文的典范。下面一段话出自某学人采用《乡土中国》的考察方式对安徽西递村进行考察后写成的报告,其中有六处不符合书面语体的要求,请至少找出
四处并
修改。
西递村至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,面积近13公顷,整个村落
呈船样
,四面都有山,两条溪流从村北、村东经过村落,在村南
会源桥
遇到一起,村落以一条竖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框架,构成以东西向为主、向南北伸出的村落街巷系统。村落建筑布局很有秩序,建筑色调朴素淡雅。
5
.
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,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,请找出并作修改。
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,隆重庆贺先
8503学习活动三: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4 分层作业(原卷)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