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活动二:
咬文嚼字
含英咀华
——《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》分层作业
*基础达标+能力提升+链接高考
三步提升
建议用时:
30
分钟
班级
:
姓名
:
得分
:
基础达标
(一)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
1
.【学者】
[古义
]
,如“古之学者必有师。”
[今义]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。
2
.
【
颜色
】
[古]
,如“
暮
去朝来颜色故。
”
[今]色彩。
3
.【老大】
[古义]
,如“
门前冷落鞍马稀,老大嫁作商人妇。
”
[今义]长兄,长子,船老大。
4
.
【
成立】
[古义]
,如“
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
。”
[今义](组织、机构等)正式建立。
5.
【
穷】
[古义]
,如“
穷且益坚
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[今义]常用于穷困的意思。
6.
【
妻子】
[古义]
;
[今义]专指妻子,丈夫的配偶。
7.
【
信】
[古义]
,如“
烟涛微茫信难求
。”
[今义]书信,相信等。
8.
【
灭】
[古义]
,如“
云霞明灭或可睹
。”
[今义]消灭,熄灭等
9
.
【
拔】
[古义]
,如“势拔五岳掩赤城。”
[今义]动词,从内到外用力的动作。
1
0
.【爪牙】
[古义]
,如“
蚓
无爪牙之利
。”
[今义]比喻帮凶、走狗(贬义)。
(二)探究词义演变的过程
一词多义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,阅读古诗文时,正确甄别词义,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
者的用意和情感。请梳理你学习过的带有“兵”的古诗文,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。
兵,会意字
。
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
。 《
诗经·无衣
》
纸上谈兵
雄兵百万;草木皆兵
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
《
扬州慢
》
能力提升
(一)想一想,判一词多义
《屈原贾生列传》中,“楚诚能绝齐,秦愿献商
於
之地六百里”的“诚”,常被理解为“诚实”,请问这符合语境吗?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,也请你在下面括号中,正确解释每一个“诚”的意思。
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,足见赵国之
诚
(
) 心,而秦
王佯召
有司
案图指从此
以往十五都予赵。蔺相如知其诈,要求秦王斋戒三日方予其
璧
,秦王
诚
(
)如其言。相如度秦王
诚
(
)无意给城池,乃遣从者怀
璧
于赵。秦怒,相如曰:“大王
诚
(
)能先予赵城,赵即予秦璧。”
(二)辨一辨,避望文生义
望文生义,即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,只从字面上去附会,从而做出错误的解释。辨一辨,解释加点字的
意思。
(1)不足为训( )
(2)不速之客( )
(3)不赞一词( )
(4)不经之谈(
8502学习活动二: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5 分层作业(解析)-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 必修上册)